首页 > 资讯 > 正文

“活”起来的文化遗产“火”出圈-环球最新

2023-05-25 04:48:34   来源:互联网  

这个时代,文化遗产应有什么样的面孔?夏日的长城脚下有这样一道风景。

6月3日,一场“明长城探寻老故事”的亲子营研学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老牛湾杨家川举行。呼和浩特市多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们聆听了长城保护员谢军讲述的长城故事,小朋友们十分敬佩谢军多年来义务保护长城的经历,为他敬献了红领巾。活动组织方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为一众同学颁发了《长城志愿者活动证书》。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说:“我们长城科普学会一直致力于让长城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融入时代、融入寻常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长城、爱护长城。”


(相关资料图)

这个时代,文化遗产应有什么样的气质?曾经“高冷”的博物馆现在是这样的——

“考古盲盒”卖到脱销,三星堆文物成“顶流”、文创雪糕都风靡一时,《国家宝藏》“圈粉”无数,“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回顾近年来的“文博热”,从文创产品到舞蹈诗剧,博物馆文物不断以各种形式“出圈”,成为亮眼的文化现象。

内蒙古博物院作为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自然也在努力“破圈”。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博物院策划了“一起pick内博最美国宝”活动、《博物馆的力量》高中校园分享会、120分钟带你“打卡”内蒙古“草原宝藏”等7个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让顶级藏品“说话”,生动地展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赵建华说:“把博物馆蕴藏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喜欢听的故事,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让人们感受博物馆的力量,是博物馆人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这个时代,该怎样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前不久,自治区一批非遗试点落户百姓身边。

这些非遗试点包括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就业工坊、非遗曲艺书场、非遗研究基地、“非遗在社区”等等。如今,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已经蔚然成风。就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举行了杖头木偶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教授下,一个个举着木偶玩得不亦乐乎。详细了解后得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0多个课时,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

内蒙古目前已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12个、非遗就业工坊17个、非遗曲艺书场5个、非遗研究基地8个、“非遗在社区”试点10个,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确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并确立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时代共进,人民共享”。内蒙古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呈现形式、表达方式,收获更丰富的时代价值。以非遗为例,截至目前,内蒙古共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自治区级项目545个908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人、自治区级传承人950人。

在今后的非遗保护传承上,内蒙古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深入挖掘和阐释非遗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展现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开展自治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计划,建设自治区非遗共享平台,创建自治区级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举办黄河非遗大展、长城非遗大展,建设内蒙古非遗馆,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导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文化遗产在不断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无论是非遗落户身边,还是文物受到热捧,都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勇立潮头、迎风绽放的动人风景。(记者 冯雪玉)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青年采矿网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