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近正是吃蚕豆的时节,蚕豆有很多别称,如罗汉豆、佛豆、胡豆等,而我们崇明人习惯把蚕豆唤作“寒豆”,这到底是为何?
早在《乾隆崇明县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蚕豆,俗呼寒豆。“寒豆”中这个“寒”字的由来是这样的:在崇明,蚕豆一般在寒露下种,出苗后要经过一整个冬天,一般我们冬天也叫“寒里”,因此蚕豆也得名“寒豆”。
寒豆最“时鲜”的烧法肯定是炒“青寒豆”,崇明人说“抢来吃十八顿”,意思是,“青寒豆”的时令短,老得快,一天不停地吃大概也只能吃十八顿。炒“青寒豆”的时候,因为“寒豆”嫩,一般不剥壳,吃的时候连皮带肉一起咽下去。现在有部分人吃的时候会吐壳,要是以前,那是要被长辈好好数落一顿的。
等过了“抢来吃”的时令,“寒豆”的“口唇”变黑了,我们就可以把壳剥掉,变成豆瓣。豆瓣的烧法有很多,最经典的当属盐齑豆瓣汤。“三天弗吃盐齑豆瓣汤,脚股郎里酥晃晃。”这句家喻户晓的崇明俗语,显示了盐齑豆瓣汤在崇明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把豆瓣放油里煎,就是油煎豆瓣,崇明人也叫兰花豆或兰花豆瓣。以前农忙回来,就拿出事先煎好的豆瓣,大人配一壶老酒賸一賸,小孩子们就搲一把放口袋里,出去玩的时候当零食吃。
“寒豆”最原始的吃法是炒“寒豆”。过年时,崇明人家家户户都要炒长生果、炒“寒豆”吃。有些人嫌炒“寒豆”太硬,咬不动,也有些人就是喜欢这坚硬带来的过瘾。吃到牙齿发热的时候,停也停不下来,香气四溢。
这么多“寒豆”的吃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记者:黄汝钰;视频:曹锦淞
编辑:郭王旖喆
责编:李琳、陆海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