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家苏丹新作《黑白之城》:记录个人史是一种责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资料图片)
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一座由松花江和中东铁路交汇而成的“黑白之城”,带给了建筑艺术家苏丹别样的青春岁月。在这座城市里暂居的七年间,他找到了用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所有困境的方法,开启了用“凝固的艺术”来描摹世界的艺术人生。
在新作《黑白之城》中,苏丹全景式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世相百态,展现了一代人叛逆、张扬、自由、向上的青春和那个万物复苏、鱼龙混杂、跃跃欲试、劈波斩浪的八零年代。
著名作家迟子建阅读本书后这样称赞它:“《黑白之城》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回忆录,也是一个建筑艺术家的成长史和心灵史,更是另一种意义的哈尔滨城史。土木楼、南腔北调的老师、性情各异的学生、雪夜醉鬼、街头地痞、有轨电车、红肠啤酒、气功课、交谊舞、冰花与大雪等等,能鲜明嗅出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气息,凛冽苍茫,又浪漫优雅。苏丹的文笔清新质朴,充满张力,王宁的插画相得益彰,是近期读到的一部难得的品质之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著名建筑艺术家苏丹,与北京大学艺术史学者朱青生,做客新东方·阅读空间,穿梭古今中外,共话城市、青春与艺术人生。
“黑白之城”更体现着我们内心的交织
120年前广袤的黑土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座欧式风范的城市。维系和支撑它建设和发展的,有两条血脉,一为人工铺设的中东铁路,另一条是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松花江。水路载来了充足饱满的物质颗粒,铁路则拉来了混杂且矛盾的人文。
“苏丹笔下的黑白之城,很符合我对哈尔滨的印象和期待。”朱青生这样称赞苏丹笔下的“黑白之城”,并从艺术史的角度为读者们讲述他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哈尔滨的建筑有一点悲观和沉重感。”
“‘黑白之城’不仅是城市的外在特色,更体现着年轻人内心的交织。”我们经常怀念80年代,将它比作一个和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的剧变的年代。“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苏丹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怎么写出这本书。”年轻时的苏丹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与一个万木争荣的80年代碰撞到一起,自然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让人觉得美好的东西往往带有一点伤害性
“哈尔滨城市中的暴力性,与它的历史息息相关。”苏丹从历史角度切入,为读者们分析了《黑白之城》中描绘的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城市暴力产生的原因。哈尔滨的最初建立,来自于沙俄的侵略计划。大量外来资本和建设城市的知识分子、贵族涌入这座城市的同时,也有大量劳工和外层的流民进入这里。哈尔滨城区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流民聚居地。这上百年的历史,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肌理。
苏丹的书写一直围绕着城市展开,建筑专业出身,使他非常习惯从自己熟悉的视角和领域出发进行写作。作为艺术家,他到过许多城市,可他却比较喜欢那种有点危险性的城市。“美好的东西要有一点伤害性,但是这种危险性要有平衡,毕竟我们都向往洁净、卫生、秩序——这些在城市文明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恰恰有些时候,城市中有点这种略带“危险性”的东西后,生活便更有嚼头。
“城市中的适度危险就像食品中的胡椒、咖喱或辣椒。”在《黑白之城》中,苏丹的写作内容也有一种明显的“黑白”对比。书的前半部为黑,后半部为白,前半部记忆的聚焦多在学院内部的生活,还有这座城市迷人的夏季和美丽的秋天。可后半部则是黑,因为回忆的触须搜索到社会深层和历史的钩沉,还有略显复杂的人性。走出封闭的校园之后,作者对城市的格局和社会面貌也有了更多认识。“哈尔滨的文化地理的犬牙交错,城市历史波折的忽明忽暗,如讳莫如深的迷雾,似龇牙咧嘴的暗礁。”
记录是一种责任,为了避免被社会遗忘
苏丹的写作始终表达着一种责任,创作《闹城》《黑白之城》等以城市为主体背景的个人回忆录作品,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建筑艺术专业的训练,照相机般的记忆力有着很大关系。记录这些看似琐碎的个人史和历史夹缝中的细节,是为了避免它们被这个社会忘记。
绿皮火车、霹雳舞、录像厅、啤酒、冻梨、地痞混混、有轨电车……这些体现着时代风貌与城市特色的细节在书中俯拾皆是。《黑白之城》延续着苏丹的写作风格,一个人的生命经历,一个小社区的特色,一个大城市的风貌,一个更宏大的国家发展的背景都是苏丹书中所讨论的主题。“历史叙事里面,如果个人缺席了,就会变得十分乏味”,因此《黑白之城》的叙述中始终凸显着“我”的存在,将“我”的认知融入到书写之中,“哪怕这个认知是有偏见和错误的,但‘我’必须要存在。”
个人史从来都是社会史和大时代的一部分,苏丹的这部《黑白之城》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三者融为一炉,用戏谑但略带锋芒的笔触,深刻反思着当时的社会问题,记录着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印记,同时审视着时代与人生。
关键词: